發布時間:2012-12-25
浏覽次數:14
項目在1999年至2011年期間針對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魚系統地開展了資源調查、監測與試驗,積累了豐富的現場調查數據,掌握了其生物學特性、中心漁場形成機制及與環境因子的關系,建立了資源補充量與主要環境因子關系模型,成功地實現了資源補充量中長期預測;開發研制阿根廷滑柔魚的高效釣捕技術,優化大型專業鱿釣船集魚燈的配置,有效地提高了釣捕産量。項目的實施成功地開發了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魚漁場,成為我國遠洋鱿釣船隊的主要捕撈對象,2002-2012年累計産量達到近90萬噸,經濟效益顯著,為我國遠洋鱿釣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資源和漁場的保障。項目累計發表論文60篇,出版專著5本,獲軟件著作權7項、專利8項;為政府部門及有關企業提交調查總報告6份、專題調查報告15份和10套作業漁場分布圖(2002-2011年);培養2名博士研究生和8名碩士研究生。